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剑未配妥人已超凡 > 第12章沧海
    杜梅冷哼道,“狐媚子最坏,她吃定我自幼修的都是西文,少在国文上下功夫,故意出这么个难题。”

    许舒笑道,“不会诗词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这玩意儿又不能当饭吃。”

    杜梅摇头,“你哪知道神京文艺圈的水有多深,你以为我想蹚这趟浑水?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不懂的。”

    许舒打个哈欠,“我却知道,不懂装懂,是必要吃亏的。”

    杜梅翻个白眼,“说的好像你诗词双绝一般,待会儿茶盏落到你面前,你就不怕?”

    许舒笑道,“我一个闲人,茶盏又怎会流到我面前,杜小姐不会当真以为这茶盏流向是随即的吧?”

    杜梅怔住了,仔细一想,适才这么多人,才五次都流到自己面前,未免太巧。

    再一瞥林薇,她正满眼讥诮地望向这边,杜梅全明白了,两条性感的大长腿磨得更急了。

    “踩脚了。”

    许舒龇牙。

    杜梅干脆两只脚都搭上他脚面来,“待会儿,你务必帮我,不能让狐狸精得逞。”

    “杜小姐求错庙门了吧。”

    “还装,孟夫子老盯着你看,你们肯定认识,孟夫子是诗词宗者,圈子很小,你肯定和他有交集。”

    “杜小姐玩笑了,我一个跑堂的。”

    许舒早发现孟夫子朝自己打望了。

    他确实识得孟夫子孟郊,见过还不止一次,一次是东都的雅集,一次则是出使禾国。

    只不过,七年过去了,许舒气质大变,世皆传言他要么身死,要么异化成魔。

    孟夫子眼中尽是疑惑,始终没上前问询,显然也是不敢确定他的身份。

    “谁跟你玩笑,你可欠着我的两大人情,头一遭,我帮你赶走姓缪的。在侯府,我又替你打发了家丁,君子岂能不知恩报恩?”

    “我只听过君子绝不施恩图报。”

    “抱歉,我是女子,不是君子。”

    两人正打着嘴炮,曲水流茶重新启动,果不其然,第三次启动,曲水中的茶盏便宛若一艘冲锋舟,绕了大半圈,直奔杜梅来了。

    杜梅急得两脚都快在许舒脚面踏出将军令了。

    果然,茶盏在杜梅身前打个旋,最后停稳。

    “杜姐姐倒是好运气,这种出风头露脸的时候,总少不得杜姐姐。”

    林薇笑颜如花,春风得意。

    适才,她第一个被茶盏选中,起身吟诵一曲颇有古风的长诗,赢得众人交口称赞,身旁的汉王世子更是连连颔首,让她好不得意。

    此刻,又将杜梅逼入死角,林薇心知过了今晚,文艺圈内的话题女王和大美才女将只剩她林薇一人。

    “林妹妹是当真要看我出丑?”

    杜梅含笑说道,瞧见身旁的家伙用茶水在桌上写了个“安”字,她当真放下心来。

    “姐姐说的哪里话,圈内谁不知姐姐捷才,受孟夫子提议,只要新作、佳作,不限定题材,已经给姐姐搭好了绝佳舞台,姐姐就别客气了吧。”

    林薇笑如春风。

    杜梅忽觉放在桌下的手臂上传来触感,猜到许舒是在写字。

    为怕被人发现,她干脆抓过许舒那只正在自己手臂上活动的大手,放到自己大腿上。

    惊人的弹腻传来,许舒差点没当场流出鼻血。

    有谁知道这七年,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杜梅心中得意,伸脚踢了踢许舒,许舒才醒悟过来,只好继续挥动手指在圆柱一般的肉感黑丝大腿上戳戳画画着。

    转瞬,半盏茶过去了。

    许舒写了两遍,杜梅确认无误后,伸脚踢了踢他。

    许舒收手,赶紧端起身前的冰镇橙汁,满饮而尽。

    “姐姐还要多久,一炷香够么?诸君也莫相催,毕竟杜姐姐向来不以诗词见长。”

    林薇笑得如高枝上飘摇的红杏。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杜梅声音清朗,诗句才出,全场安静不少。

    林薇品咂着两句,暗道要糟。

    这两句虽非上品,但已入流,如果后续诗句都是这种水平,她将失去嘲讽杜梅的机会。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苔。”

    林薇面色沉了下来。

    就冲这两句营造的意境,已经将诗文的档次拉了起来。

    便听杜梅继续吟咏,“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妙,妙,妙!”

    “对仗工整,意境悠远,已属佳作上品,杜小姐不善古体诗文之说,今日可以休矣。”

    “…………”

    满场皆是赞叹,竟比林薇吟咏完后的动静更大。

    杜梅团团一拱手,坐了下来,一双美脚夹住许舒左腿轻轻蹭了蹭。

    许舒皱眉,将腿抽出。

    这丫头在玩火,可惜,他玩不起。

    身上的情债够多了。

    杜梅轻哼一声,俏脸转寒,“有什么了不起。”

    哐当!

    孟郊歪倒在地。

    “孟夫子,孟夫子……”

    左近的人赶忙将孟郊扶起。

    孟郊口吐白沫,指着杜梅所在的方向,口吐白沫,“回……文,沧……沧海。”

    忽地,头一歪,昏死过去。

    汉王世子急令人将孟夫子抱下来施救,忽地,一人高声喊道,“我明白了,全明白了。

    孟夫子到底是孟夫子啊,一眼就看破了,是回文诗,杜小姐适才吟诵的乃是一首回文诗。

    诸君,请听。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苔。

    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倒过来念,又是这样:

    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那人说罢,全场一片死寂。

    适才众人叫好,只因诗句确属佳作,尤其是在雅集上推出,难度更大。

    此刻,一弄明白是回文诗,全场陷入诡异的沉寂。

    “杜小姐真有一颗七巧玲珑心,回文诗本就稀少,本世子收集多时,也只得七首。

    这七首诗,虽也算巧妙,但都难免有为回文而回文的地方,落了窠臼。

    而杜小姐这首回文诗,不管正读反读,皆文艺通达、音韵和谐,对仗工整,意境畅远,实乃回文诗中不世出的精品、上品、绝品。”

    汉王世子激动地站起身来,唾沫横飞。

    这在家教严苛的世家公子身上,是绝难见到的,足见他是何等的欣喜、震惊。

    汉王世子的话,仿佛点燃了炮仗的引信。

    哗啦啦!

    全场掌声如雷,震动整个安乐侯府。

    林薇如丧考妣,跌坐在椅子上,脸色惨白,脑袋阵阵发晕。被掌声环绕的杜梅也好不了多少,她呆坐在原位,看上去无比淡然,实则心中已充满惊涛骇浪。

    再持久的掌声也有熄灭的时候,忽听一声道,“回文是指回文诗,沧海,是什么意思?诗意中,貌似没有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