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首辅 > 第三百五十二章隆庆
    随着协商达成共识,很多之前没法进行的工作再无阻碍,开始有条不紊的推动下去。
    在无数人望眼欲穿的等待下,六月,如期而至。
    禅位大典,来了!
    禅位典礼本身没什么好写的东西,无非那一套冗沉无趣的礼法流程,重头戏只在一件事上。
    身为内阁阁臣的陆远,应不应该来参加这次禅让大典?
    答案毫无疑问是应该的,可为了促成陆远来参加这一次典礼,南北两京却是整整沟通了将近三个月!
    首先是二十万京营军以边训的名义调出山海关,其次,俞大猷带领三万人走海路进驻天津,另外戚继光带五万军一路护送陆远到固安,随后下行辕停军。
    固安就是天子脚下了,二十万京营大军移师关外,相当于整个京畿的防务全部被戚继光接管,在如此万无一失的情况下,陆远都没有进皇宫,他仅仅是在戚继光接管五城兵马司的防务后进入北京城,住在礼部的馆舍内。
    等到禅让大典的时候露面参加即可。
    进皇宫?
    开什么玩笑!
    同归于尽这种事嘉靖乐意干他陆远还不乐意干呢。
    至于说君臣见面的事,去了南京再说吧。
    陆远一到,禅位大典如期举办,在禅让台下,陆远亲眼目睹着嘉靖将玉玺连同传位诏书交到朱载坖的手中,亲耳听着司礼监宣读朱载坖的登基诏书。
    改元隆庆。
    这个年号是翰林院拟的,很吉利。
    十九岁的朱载坖比历史上提前九年登上了皇位,成为隆庆皇帝,尊嘉靖,不对,这里应该叫朱厚熜,尊朱厚熜为太上皇。
    禅让大典是在京郊巩华城举行的,也就是历代明帝陵寝所在,也算是上告天地、下告祖宗了。
    仪式一结束,朱载坖爷俩就匆匆起仪回城,陆远则被百官围了起来。
    “下官拜见太师。”
    “太师的气色真是越来越好了啊。”
    “下官神仰太师多年,今日终得偿所见,一了宿愿啊。”
    马屁声如潮如浪经久不息,最后还是暂代文渊阁首揆的徐阶的站出来喊了好几句才止住。
    “太师一路远道而来,辛苦了。”
    “华亭太客气了。”
    三十多岁的陆远唤年近六十的徐阶表字那叫一个自然,奇怪的是所有人听起来也很自然。
    陆远负着手前行,沿着禅位台站定的几百名官员便自觉的分列两侧,面冲着当中行走的陆远作揖深躬,直等到陆远走过自己身前才敢直起腰。
    “新帝登基,按规矩咱们该去华盖殿朝拜新帝,不过本辅身体不适,南京那边还有很多事没有处置,本辅就先回南京了。”
    “应该的。”
    罗珵跟随在侧右的位置亦步亦趋,微微垂首连声附和:“太师且先回南京,这里的事,老夫和徐阁老会处理好。”
    “有劳两位。”
    “应该的。”
    就这般,陆远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自始至终甚至都没有和嘉靖父子二人有面见相谈的机会。
    不过这并不妨碍徐阶他们回转皇宫后提出迁都一事。
    几乎是在堪堪结束朝拜仪之后,徐阶就迫不及待的拿出迁都奏疏来。
    “臣有本奏。”
    年轻稚嫩的朱载坖坐在皇位上略显的有些拘谨和局促,他坐立难安的挪了挪屁股,心中很是清楚徐阶要说什么。
    “徐阁老,朕今日刚刚继位,有什么事,不能明日朝会时再说吗。”
    “事关社稷国家,臣不敢有丝毫耽搁。”
    “那、那阁老请说吧。”
    徐阶于是直起身来,大声开口:“北京地处边塞,久为蒙古所袭扰,前有土木之变,后有庚戌虏祸,两番灾祸皆使社稷摇曳、神器震颤,实不该为国都之所在,南京乃我大明兴业之基,物饶地丰、民生富庶,上有太祖国运眷照、下有地利人和可依,实乃国都之首选,是故臣请陛下降旨,迁都南京!”
    就在徐阶话音落下之际,罗珵便一步跨出。
    “徐阁老乃老成谋国之言,臣附议。”
    “臣等附议。”
    百官下拜,请愿迁都。
    朱载坖六神无主,只好看向一旁的陈洪,眼神中满是焦急无助。
    陈洪勉强开口:“阁老,各位大人,皇上今日才刚刚继承大宝,这么大的事,要不再和太上皇商议一下?”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太上皇昔日曾亲口许诺,自禅位之后,再不过问朝政,若事事仍请示太上皇,国家何必再靡费财帑办这次禅位典礼?”
    徐阶一句话就给怼了回去。
    而此刻仍留在北京的张四维可没有徐阶那么好脾气,他直接言道:“太祖祖训,内官不得干政,陈洪,我等再和皇上聊国家迁都之重事,哪里轮到你来插嘴,按祖制,可斩你首!速速退下,自去领廷杖责罚。”
    陈洪差点被这句话气的缺氧。
    他可是如今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啊。
    懂不懂掌印太监这四个字的含金量。
    看看人家黄锦当年,就算严嵩见到也得客客气气的。
    怎么到如今,你一个小小的四品参政,竟然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斥责自己?
    要放十年前,陈洪一句话就能要走张四维的命,但可惜啊,这不是十年前。
    陈洪只能忍下万般的委屈,在张四维那恶狠狠的目光中灰溜溜离开奉天殿,老老实实跑到殿外领廷杖。
    “请皇上早做决断,才是对社稷国家负责。”
    赶走陈洪之后,张四维再次进言,逼宫朱载坖。
    朱载坖彻底没辙了,他嗫嚅了半天最后想起老爹嘉靖的话,低头服软。
    “众卿家言之有理,那就按众卿家的意思办吧,迁都,去南京!”
    “吾皇圣明!”
    百官齐颂圣明。
    “还有本奏否?”
    内官监等了片刻后见无人再开口便唱道:“退班。”
    “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载坖立时起身,不做丝毫犹豫的似逃离一般离开奉天殿。
    都不能想,一想到百官适才之德性,朱载坖只觉心头被万箭攒射,疼的难以呼吸。
    他现在算是明白为什么自家老爹之前几十年不上朝了。
    整天面对这群‘不忠不孝’的臣子,早晚会被活活气死。
    这皇帝,真他妈的难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