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首辅 > 第三百六十三章热销的国债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老南京人,谢仁善像往常一般早早起床,然后为两个孩子准备早饭。
    虽说现在孩子都进了一个叫南京第七童学的学校,学校里也管饭,不过谢仁善担心学堂里吃的不好,还是一直坚持着自己替孩子做。
    等到孩子吃完饭,谢仁善看了一眼正堂内那个比自己还高的大座钟,时间刚刚好。
    把孩子送去学堂用这个西洋人的计时单位需要二十分钟,不耽误自己去酒坊工作,如果时间来不及的话,那就只能让媳妇去送孩子了。
    谢仁善还是有些传统的,不想让自己的媳妇在外面抛头露面。
    虽然自己每天接送孩子上学的时候总能看到学堂门口聚集着很多学生的母亲。
    有不少年轻貌美的总会被很多男人盯着看,谢仁善就是其中之一,以己度人,谢仁善可不希望自己的媳妇也这样被别的男人盯着看。
    目送着孩子走进学堂,谢仁善一转身就碰到了自己的工友,一個叫老孙的半大老头。
    这个老孙是个酒鬼,酒糟鼻子终日里红通通的,而且曾经还是个老光棍。
    和谢仁善是十几年的老相识了,俩人都在一家酒坊内工作,日子过的也都一般化,属于是饿不死也吃不饱那种。
    自从十年前南京城兴建了万芳园和不夜城之后,酒坊的效益突然间就好了许多。
    十年发展,南京城的变化日新月异,经济景气了,酒坊的生意也就越来越好,以前是酒水卖不出去,现在是供不应求,酒坊的生意好起来之后,连带着俩人的工钱也自然水涨船高。
    从那一刻开始,两人的命运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谢仁善是个传统的人,他赚了钱就存起来,并因此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家庭生活和和美美。
    而老孙是个酒鬼,平日里最喜欢的事就是喝酒和耍钱,酒坊生意好了以后,老孙就更中意酗酒和赌博了。
    如今南京城内打击赌场的力度不如早年,规定只要赌坊能够像不夜城那般拿到衙门的经营牌照就可以开门营业,老孙这种烂赌鬼就更有去处了。
    赚的钱再多也不够老孙如此败家啊。
    谢仁善本以为老孙这辈子也就如此了,谁知道命运又给两人开了一个玩笑。
    老孙家里有一片破宅子,破破烂烂的也没钱修,家中五间厢房都塌了一半。
    谁知道就在嘉靖三十六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朝廷突然规划了一片地,打算盖什么公务楼,老孙的那片宅子非常幸运的被规划走了。
    按照面积,朝廷赔给了老孙两种赔偿方案。
    一个是按照南京现在的房价赔钱,另一个就是将来给老孙赔对应面积的住宅。
    糊涂了一辈子的老孙这时候聪明起来了,他选择了房子没要钱。
    结果衙门量面积的小吏尺子一扯,发现老孙老宅子的面积竟然有整整三千七百尺!
    按照衙门规划的新宅标准,老孙将会在朝廷的新楼房盖好后获得三套超过一千二百尺的新房。
    而按照如今南京的房价,一套一千二百尺的标准住房,起码也值一百两银子了。
    就这般,老孙摇身一变成了百两富翁。
    三套房子就是三百两,老孙在酒坊的工钱一个月才一两二钱,三百两够他干二十年了。
    真是踩了狗屎运啊。
    也是因为这一点,光棍了一辈子的老孙也有人看得上了,娶了一个带孩子的寡妇。
    要放之前,就算是寡妇也看不上年过五十还一事无成烂赌酗酒的老孙。
    心中百味交集的谢仁善走到老孙跟前打了一声招呼。
    “老孙,你也来送孩子啊。”
    “老谢啊。”
    老孙一张嘴还有一股子隔夜酒的味道,那又酸又臭的味道差点将谢仁善顶一个跟头,赶忙不露声色侧退一步站到上风口。
    “走吧,时间差不多该去干活了。”
    老孙抽动着红通通的大鼻子在谢仁善身旁嗅了嗅,嘿嘿一乐:“今早没洗澡吧。”
    “这才刚出年关,那么冷的天洗哪门子澡。”
    “我说呢,一股子女人的体香味。”老孙活脱脱一个老流氓:“真羡慕你啊,结婚七八年了吧,这是还打算再生一个啊。”
    谢仁善没好气的说道:“滚滚滚,说的都是什么下流话。”
    “哈哈。”
    两人相伴而行,在穿过两趟街后站定住,望着眼前那排成长龙一般的队伍傻眼。
    “这是干什么呢?”
    “前面是银行吧。”
    谢仁善踮着脚向前看,满头雾水:“这是存钱的还是取钱的?”
    “管他呢,反正老子是没钱存。”
    老孙不好热闹,动身就走,谢仁善紧随其后,两人虽然走,但是耳朵没聋,在经过的过程中听到这队伍里的人在攀谈交流着。
    什么国债、什么息钱的。
    谢仁善可就停住了脚步,他凑近过去好奇问了一句:“你们刚才说十年国债多少息钱?”
    “说是每年百分之四点五。”
    百分之四点五?
    谢仁善心里盘算了一笔账。
    “那岂不是说买十两银子,到期后就变成了十四两五钱?”
    “那可不,要不是息钱那么高,怎么会排这么长的队。”
    谢仁善一寻思,可不就是这个道理。
    他顾不上多想,眼瞅着老孙越走越远赶忙跟上去。
    现在上工最重要,去晚了要扣工钱的。
    “老谢,你还打算买那个什么国债啊?”
    老孙看出谢仁善似乎心有所动,便开口问了一句。
    “百分之四点五的息钱呢,多划算。”谢仁善嗯了一声:“正好孩子还小,现在买一笔,等十年后孩子也到了该娶媳妇成家的岁数,到时候拿出来给孩子娶媳妇用。”
    “嘁。”
    老孙不屑的咧嘴:“就怕到时候利息没有,本金也打水漂咯。”
    “你这叫什么话?”
    “什么什么话,就这话呗。”老孙咧着大嘴说道:“什么狗屁国债,你还指望朝廷欠钱会还?醒醒吧,当年嘉靖三十年的时候,朝廷加征了三十一年的税,结果都到现在,快七年了吧,也没见朝廷免一年税啊。
    咱们就是一平头老百姓,老老实实把自己日子过好比啥都强,至于什么国债乱七八糟和朝廷沾边的东西最好别碰,别到时候钱没赚到,再惹了官府不高兴,把你安个罪名往牢里一扔,哭都没眼泪。”
    “你这样说就没意思了。”
    谢仁善不满的反驳道:“伱说的加税的事都是什么时候的老黄历了,那是当年北京那位爷定的规矩,现在这里是南京,是另一位爷当家做主,你我都是南京人,这么多年咱们日子过得怎么样咱心里最清楚。
    要不是头上这位爷,你上哪娶媳妇去,好日子过上了,就别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反正我是信得过。”
    “你乐意信就信吧。”
    老孙哼出一声:“反正我是不信。”
    俩人聊不到一块,后面也基本没啥沟通的话题,不过谢仁善还是打定了主意,等到下了工就急匆匆赶回家找到媳妇说起这件事。
    媳妇只一句话。
    “这种事我一妇道人家也不懂,相公要是觉得能行就去买吧。”
    “好媳妇,有你这句话为夫踏实的紧。”
    谢仁善要来家中的储蓄,一个在南京银行开的存户折子,里面是他们家这么多年来的所有积蓄。
    五十两!
    带着折子谢仁善就跑进了银行,急匆匆跑到一处柜台前。
    “快到点了,想办什么业务明天再来。”
    银行的工作人员态度很是高傲,连正眼都懒得看谢仁善一眼,忙着收拾自己面前的柜台物品。
    “我就想买一份国债,你看我这折子都带来了,你通融一下,帮忙办一下吧。”
    “要买咋不知道白天的时候早点来。”
    “这不白天得上工吗。”
    “你白天上工那是你的事。”工作人员哼出一声:“我们没那么多时间等你下工,现在我们该下工了。”
    “您这不是还没到点吗。”
    谢仁善搓着手笑道:“您看,您这上面写的是到酉时,这座钟上的时间离着酉时还差十分钟呢。”
    “哟,怎么着,你这还打算赖这了?”
    工作人员一歪脖子:“我现在没工夫给你办,这下听懂了吧,哪来的回哪去,再搁这墨迹我可就叫护卫了。”
    “得得得,您忙,我走,明再来。”
    一听要叫护卫,谢仁善吓的不轻,赶忙告着罪就要离开,被一道声音喊住。
    “等下。”
    谢仁善停下脚步扭头看,也不认识喊住自己的陌生男子,但见其穿着的袍子胸口也别着一枚远东的标识徽章,便以为也是银行的人员。
    只见这陌生男子走到那工作人员处,二话不说啪就是一大耳帖子搂了上去。
    “他娘的什么态度,你就是这么对待储户的?什么东西你是,能干干,不能干滚蛋!”
    连打带骂的把谢仁善都给看傻了。
    你这态度也不咋地啊。
    不过扭头一想,自己咋还跟挨揍挨骂的工作人员共情上了?
    一旦换个角度,谢仁善又顿觉爽了许多。
    打的好、骂的好!
    “你好。”男人对着谢仁善微笑:“你要办什么业务,我亲自为你办。”
    谢仁善如梦初醒,忙上前说出自己的诉求。
    “你打算买多少国债?多长期限?”
    “我想买五十两、十年期,可以吗?”
    听到这话,男人脸上的微笑更加灿烂:“当然可以,十年期五十两是吗?”
    “是。”
    “那好,这份确认购买的协议你签一下,这里不用,这里我们会盖好章后给你,你签字即可,然后摁上指纹,这份也一样,还有这份,一共三份,你和我们银行各一份,另一份要送去中央银行备存。”
    等到谢仁善一份份的完成签字、指纹之后,男人便很是利落的办好各项手续,最后递还给谢仁善。
    “已经为你办好了,现在你可以凭此据去银行西门那里领一袋二十斤的大米和一袋十斤的面粉。”
    “啊?”
    “这是他们银行为每一个购买十年期国债客户准备的。”
    谢仁善没有注意到,男人口中说的是‘他们银行’而不是‘我们银行’,他只知道自己白得了一袋大米和一袋面,高兴的连连道谢离开。
    等他一走,原本还笑容满面的男人立刻变了脸色,只见其喝骂了一句。
    “叫你们银行行长滚过来!”
    要是一般人在这恐怕会当场傻眼。
    南京银行的行长那是多么不得了的人物,竟然被这么一个年轻人如此召见。
    只有几名瑟瑟发抖的工作人员头都不敢抬的应声。
    “是,直少爷。”
    这一句直少爷道出了男人的身份。
    陆直。
    等到新任的南京银行行长崔建和慌里慌张跑来,陆直直接就是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老爷三令五申说过多少次,银行是经济的命脉,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态度要好,一定要好,瞧你们他娘的什么态度,你们整天坐这里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的一个月二两月钱,都快赶上边军了,还这个德性。
    多的话老子也不多说了,不是急着下工回家吗,从明天开始,所有人下工的时间往后延长半个时辰,另外要设台账,来一个客户登记一个,走之前让他们写服务评价,谁他娘的被投诉三次以上,直接滚蛋,听懂了吗。”
    崔建和听的满头大汗,刚打算抬袖擦一擦,可一瞄见陆直的脸色哪里还敢动,只能不住的点头。
    “是是是,直少爷的话下官记下了,下官记下了。”
    中央银行挂牌成立之后,银行系统正式统合成为国家有编制的衙门之一,归内阁直接领导。
    像是陆庆博这个央行行长就享受正三品的职级待遇。
    不过银行的品级是独立的,虽然对应正三品,不过就像是海关的官衔制、大都督府的军衔制,这所谓的正三品仅在银行内部好使,换言之除了银行系统其他的衙门不认。
    陆庆博这个正三品可以享受到正三品的职级待遇,但不能外调到其他衙门同样担任正三品职务,哪怕是降级使用都不行,因为这样的话,会引起很多官员的不满,陆庆博是个商人出身,凭什么直接越过科举和几十年的仕途沉浮,成为三品、四品官?
    而似崔建和这种,因为是在南京这个直辖府,所以他的品级抬到了正四品。
    陆远估计,想要将银行系统和行政系统打通,起码也得将来科举改革才能实现。
    不过这样也好,起码现在的银行系统完全独立,对他好处更大。
    “哟,下官?差点忘了。”陆直冷笑一声:“崔大人现在是官了,四品大员呢,一步登天啊。”
    这话让崔建和差点尿裤子:“直少爷您言重,您言重了,小人在你面前算个狗屁的官啊,要不是太师栽培小人,小人不也就是主家外放的小掌柜,替主家看铺子守家业的奴才罢了,您老才是太师的近人,是小人的二主子。”
    “哼,算你这家伙还没忘本。”
    陆直这才满意,冷哼一声:“你给老子记住了,银行是老爷千秋伟业重要的一环,必须要做到非常好,你要敢扯老爷的后腿,我就把你两条腿全砸断,记住了吗。”
    “是是是,小人记住了,一定记心里刻身上。”
    陆直抖了抖袍子,甩袖离开,留下一群噤若寒蝉、胆战心惊的人在瑟瑟发抖。
    虽然在陆远跟前,陆直是个家奴不假,但出了陆府的门,应该管他叫什么?
    往大了说,说难听点,就算是如今中央银行行长的陆庆博,当年不也是从陆家出去的家奴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