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无敌小侯爷 > 第17章上兵伐谋
    让我想一个万全之策?
    你放着大靖国最足智多谋的一群人不问,问我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陛下,您不是在开玩笑?”
    永盛帝目光锐利:“你看朕像是开玩笑的样子吗?”
    “可这毕竟是军国大事,万一……”
    “你只管说,采纳与否在朕与诸公,不会追你之责。”
    “是,陛下!”
    叠了一层护甲的叶玄顿时放心不少。
    “陛下,臣想问今年春夏两季,草原上是否真的少雨?”
    “当然!此消息乃是我大靖散布在草原最精锐的谍子传回来的,断然不会有差错!”
    镇国公郭茂才看向叶玄朗声说道。
    叶玄随即颔首道:“倘若消息属实,那臣以为突厥之患不足为虑,而西南南诏国才是我大靖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
    还未等叶玄说完,镇国公便是不干了。
    大声反驳:“一派胡言!小子,你可知道历年来北境突厥各部一直都是我大靖的最大威胁,他们现在遇上旱灾,正是南下的大好时机,你竟然说他们不会进犯,你懂不懂军事常识?”
    “镇国公所言不错,叶小侯爷,你虽然作诗不错,可不代表你也擅长军事,说错话,可是要招人笑的。”
    安国康此刻也是流露出戏谑的表情。
    谁都清楚突厥之患乃是大靖头顶悬着的一把利剑。
    这小子竟然说不足为虑,简直可笑!
    叶玄不慌不忙,脸上依旧带着笑容。
    只见他扫视诸人,最终将目光定格在了镇国公郭茂才与安国康身上。
    “国公大人,安大人,陛下只是让在下提个建议。”
    “在下自然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至于接纳与否全在陛下。现在就抻长了脖子瞪眼珠子,是否早了一些?”
    “这……”
    镇国公、安国康神情随之一僵。
    永盛帝赵峥:“叶玄,不必管他们,你继续说。”
    “谢陛下!”
    叶玄躬身感谢当即道:“陛下,陈之所以这般认为自然有说得通的道理!”
    “试想一下,既然突厥草原各部因为今年春夏大旱,水草欠丰,牛羊骆驼饿死、渴死不计其数,那马匹呢?”
    “马匹也是牲口,其他牲口能死,马匹便不会死了吗?”
    “而突厥号称马背上的民族,不论是平日放牧生产亦或者对外作战,尽皆都需要马匹作为工具,没了马匹,突厥战士战力至少削弱一半,这一点陛下和诸位大人应该都没有异议吧?”
    这时叶定边插了一句。
    “玄儿你说的没错!突厥号称马背上的民族。马匹对于突厥人而言,等同于他们的半条性命。突厥人靠着马匹作战,有马背上的突厥人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战士,可一旦脱离了马匹,说真的他们的战力还不如我们大靖的普通步兵,更不要说精锐了!”
    “爷爷所言极是!”
    “干旱可以饿死、渴死其他牲畜,自然也能饿死、渴死战马。战马死了,突厥人对我大靖还有威胁吗?“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突厥人会优先将草料和水供给战马,可就算是再怎么供应,水草不丰的年景,战马也不可能养得肥膘体壮,自然耐力也会下降!”
    “而且是春夏连旱,在下断言,突厥的战马死的绝对不在少数。”
    “如此情况下,突厥各部的首领除非脑子抽了才会派自己的战士来送死!”
    他这话一出。
    御书房内陷入了一片静寂。
    叶玄的画外音,无非是草原遭逢旱灾,而且是春夏连旱。
    那死的就不仅仅是牛羊、骆驼了。
    马匹也会死!
    马匹死了,突厥战力自然得不到保障。
    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在对外作战才是。
    “叶小侯爷话是没错,可是近些年来,每每遇到荒年,突厥对边境的进犯总是变本加厉,这又如何解释?”
    文臣之中,又有人提出了一问。
    叶玄看向对方,戏谑一笑:“这位大人,乡下人走个亲戚还知道穿身好的出去招摇一番,突厥人遇到荒年想打我大靖的秋风,总不至于派一些病秧子出来吧?“
    “总是要拿一些精壮一些的战士出来唬人一番的。”
    “可偏偏我大靖也因为先前对突厥的败绩,以至于有了心理包袱,每每遇到突厥这种讹诈行为,非但没有迎头痛击,反倒是采取了守势,甚至说退避三舍,实在是不应该!”
    他此话一出,立时又是让御书房的诸人,心头一沉。
    因为谁都清楚叶玄说的这的确是一件事实。
    如今的大靖面对突厥,的确有畏战怯战的心理。
    永盛帝深吸一口气,看着叶玄。
    “那以你之见,我大靖应该如何对战突厥?”
    “陛下,臣以为,我大靖子民众多,远胜突厥,军械装备也远远要精良于突厥,大可不必采取防御策略,当主动出击!采取守势,纯纯的舍本逐末,浪费我大靖的优势!”
    “舍本逐末?千百年来历朝历代对草原民族作战都是这样打的,这还能有错不成?”
    安国康轻哼一声,对叶玄的见解有些不服。
    “安大人,历朝历代都是这样打的,他们可有于北境开疆拓土过?”
    “这……”
    安国康立时一阵无语。
    “回答不上来了?那我来回答,没有!”
    叶玄话音斩钉截铁。
    “陛下,诸公,要知道突厥也是人不是神,他们遇上荒年也会担心我大靖会进犯他们,所以才会整军造势,可每每这个时候,反倒是我们以为他们要进犯我们,提前露怯,人家不进犯你又进犯谁呢?”
    “那依你之见,我们要转守为攻,趁这个机会进攻突厥?”
    永盛帝再问。
    “回陛下,是!不过兵法之道,生死大计!还需要在每临战事之事好生计较才是,如此才能对我大靖将士和边关的百姓负责!”
    “意气用事,只会害人!”
    “臣曾经在一本兵书上看到过一句话: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就是说,最好的对敌策略乃是用上好的谋略挫败敌人的战略意图或者战争意图,其次是用外交手段,再次之才是直接用兵,而用攻城手段击败敌人则是最下下策的对敌策略!”
    “臣以为突厥的战略,我们当以谋略挫败其这次南侵的意图为首要考量,其次是外交手段,再次之是直接用兵!”
    说完,叶玄抱拳躬身。
    而此刻永盛帝却是眼神大亮。
    狠狠的拍了御案一下。
    “好一个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这是朕今日听到有关兵法最妥帖的一句话!”
    “但不知,你准备给朕出什么要的谋略?”
    “对于突厥进犯一事,臣的建议是边境练兵外加祸水东引!”
    永盛帝:“边境练兵,祸水东引?”
    “是,陛下,所谓边境练兵这很好理解,突厥不是正在集结兵马整军造势嘛,那我们大靖也如此,我大靖在北境有百万雄兵,只需拉出其中精锐在与突厥的边境操练一番,足可以起到震慑作用。”
    “这个自然可行,我大靖在北境陈兵几十万,到时候只要拉出来练练,自然可以震慑住突厥各部。那祸水东引呢,又是指的什么?”
    永盛帝轻轻颔首,旋即继续问道。
    “臣在这里的祸水东引并非真的指的往东引,而是一个虚指。意为将突厥对我大靖的侵略意图引向其他国家,当然这个国家最好是与我大靖也有仇怨彼此对立的国家。”
    “如此,突厥与这个国家便可以互相征伐,战乱不断,而我大靖不仅边境之危得解,而且还可以坐山观虎斗,以逸待劳,看着敌对的力量一步步的削弱,此为一箭双雕!”
    “高!实在是高!叶玄,你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谋略,当真难得!”
    “诸位爱卿,你们祸水东引该引向何处?”
    “党项国!”
    近乎是永盛帝这话一落。
    群臣几乎同时呼出了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