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刻钟后,沈园一脸喜滋滋地,背着空背篓从悦来酒楼里走了出来。
    她做的卤猪肠全卖完了。
    她就知道,这么好吃的卤肠绝对能卖出去。
    这边沈蓉见沈园并没有将生意做起来,跟二嫂说两句话,便准备回桃花村。
    “二嫂,咋们做的卤肉都是有辣味的,不太适合老人跟孩子吃,要是有一部分不辣的卤肉就更好了。”
    “我刚才也是那么想的,咱们的辣子放得虽少,可总有吃不惯的,咱们想到一处去了。你跟阿长先回村子,我再试着煮一锅不辣的。”
    “嫂子这方子,你……”
    “你放心,我晓得方子的重要性。”
    沈蓉以为沈园会放弃做卤肉,结果当日下午,顾家院子里又飘出了肉香味。
    沈蓉面无表情地望着顾家的方向。
    这时,一颗红艳艳的糖葫芦出现在她面前,捏着糖葫芦的那只大手,无比熟悉。
    “吃糖葫芦,甜,开心。”长生眨着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看着沈蓉。
    沈蓉心下一松,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是昨天给他买的糖葫芦,没想到竟还没吃完。
    “谢谢你,长生,我不吃这个,我想吃你兜里的枣。”
    长生一听这话,大手将胸口的布兜一捂,糖葫芦也不给沈蓉吃了,捂着兜跑了。
    “小气鬼!”沈蓉嘟囔了一句,
    亏她刚才还有那么一丝丝感动。
    这日,沈蓉在院子里认草药,便见到沈园背着背篓从门前路过,脸上还带着愤怒。
    却说,沈园昨日卤了些猪肉和猪大肠,次日一早租了沈老头的牛车送到镇子上,结果,那酒楼的掌柜居然反悔,又不要她送来的卤肉了。
    沈园一个现代灵魂,还是个日日点外卖的宅女,平日就不怎么下厨,那厨艺可想而知,哪怕方子好,在她手上也发挥不出最大的优势。
    她做出来的东西,要是没有陈记卤肉在前,倒也不失美味,可惜有了对比,价格,味道,谁不选更有优势的陈记呢?
    沈园以为她跟掌柜的签了契约,应该不会有变故,花了不少钱买了肉,可没想到对方说变卦就变卦,简直欺人太甚。
    沈园嚷嚷着要报官,掌柜的也不怕她。
    “你要报官尽管去!人家陈记卖五十文一斤,你卖多少?八十文!就是到了官老爷那儿,我也是有理的一方。”
    悦来酒楼跟陈记肉铺没什么来往,自然不知道陈记出了个新吃食,他在尝到沈园拿来的卤大肠时,一时间惊为天人,听说猪头,猪肉都能做,他当即就订了十斤卤肉。
    两人还签了契约。
    结果,下午一个吃过陈记卤肉的食客见他家也有卤猪肠,便点了一份,东西一入口,对方就嚷嚷着这不是陈记的卤大肠。
    陈记卤大肠是香辣味的,他做好这一口,可这个除了咸香,只有吴茱萸的苦辣,关键还不咋新鲜了,跟陈记的没法儿比。
    “掌柜的,你这不是陈记的卤大肠吧?”
    当客人介绍了陈记猪肉铺子的卤肉后,他当即明白自己是被人给坑了。
    这不,次日沈园再上门,直接被伙计赶了出去。
    沈园当即明白,卤肉的生意是做不成了。
    最少在这镇子上是卖不出去了。
    除非她去县城。
    可青石镇是离县城最远的小镇,去一趟县城,坐马车都得一天时间。
    她卖那点儿卤肉挣的钱,都不够车马费。
    沈园不甘心,她来到陈记猪肉铺不远处,盯着门口来来往往的人,脸上的神色灰暗不明。
    这陈记怎么会有卤肉的方子?
    那味道竟比她做的还香,这也太巧了吧?
    可转而又想起来,陈记以前猪肉卖不出去,用酱油和盐煮熟了卖,被大家抱怨肉难吃的事,又打消了怀疑。
    更何况,她可没有跟任何人说过卤肉的方子。
    沈园再不甘心,这个赚钱大计终究是胎死腹中了。
    她背着卤肉回到桃花村。
    刘氏见她拿着东西回来,顿时变了副嘴脸。
    “没本事还瞎逞能,一个女人家,天天在外头抛头露面,不守妇道!你把家里那两亩地给伺候好,比什么都强!”
    沈园气得发抖。
    这老虔婆!
    昨天她挣了钱回来,她可不是这个嘴脸!
    沈园气得放下东西就跑了出去。
    她怕自己再待下去,会跟那老虔婆打起来。
    沈园一口气跑到村中心的老皂荚树下,望着头顶的烈日,想到兜里那仅剩二十文钱,心里是迷茫又惶恐。
    她以为凭借着一个方子,便能开启自己的事业,可没想到出事不利,张氏给她的那几两银子都打了水漂。
    她如今再想做点儿啥,没有本钱,没有路子,更没有人脉,想干点什么,都十分艰难。
    这时,长生从树洞里钻出来,疑惑地看了她一眼,抬腿便离开了老树下。
    沈园望着长生的背影,想到被她害得嫁给长生的沈蓉,不知怎的,此刻她很想见见三娘。
    她这么想着,人也跟着长生后面走着。
    沈六奶奶家院子里,沈蓉正在记草药呢!
    沈蓉见到长生进来,连忙道:“回来啦!”
    长生没搭理她,抬脚就进了屋。
    沈蓉撇了撇嘴,这家伙,不就是刚才她没记住药名,嘟囔了一句:自己不能比不上一个傻子,结果被耳尖的长生听到了,他霎时将手里的草药往簸箕里一摔,转身就跑出去了。
    现在回来都不理自己了。
    沈蓉摸了摸鼻子,便看到长生后面的沈园。
    “三娘,你在做什么?”
    沈园从门外走了进来,刚才那一幕她看在眼里,见长生傻里傻气的,心里竟莫名有些开心。
    “我跟着六奶奶学着认识一些草药,以后也能在山上采药卖钱。”沈蓉大大方方道。
    这没什么不能说的,桃花村就那么大,附近的村子就那几个,村民们生病也不是个个都愿意花钱治病的,靠六爷爷治病养家,有点儿难,六爷爷和六奶奶平日也靠着采药卖钱。
    沈蓉这么说也正常。
    至于学医术的事,沈蓉没必要跟沈园说。
    沈园看着那簸箕里的草药,陷入了沉思中。
    采药……
    沈园忽地眼睛一亮,她突然想起来书里有一个跟采药有关的情节。
    大青山里面那头有个村子,在七月初时,那个村里有个采药的村民,在一处山崖下无意救了一个贵人,那个贵人为了感谢救命之恩,送钱送房子不说,还把那村民全家带到了县城里。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只要她救了贵人,那便算抱上了大腿,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