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村口,沈蓉隔着人群,看到前面走来一群人,中间有好几个穿着道袍的道士。
    领头的那位道长一个手拿拂尘,白发长胡,花白的山羊胡子,垂到了胸口,端的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沈蓉看得直咋舌,这周公子从哪儿请来的人?
    看着还挺那么一回事的。
    前面的人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一群人停了一会儿,又接着一路向南,直达南边山脚下的庙门前。
    东岳庙大门紧闭,跟沈蓉之前看到的没什么区别。
    庙后面是一片黑压压的群山,与山脚下的热闹仿佛不在一个世界里。
    若是平时,这个点儿,绝不会有人来这边。
    沈蓉怕长生乱跑,手紧紧地拉着他。
    大家在庙门外停了下来,锣鼓铙钹在大门外一字排开。
    那个白胡子道长拿着拂尘走到门前,口中默念神咒,边念边在罡单上踏罡步斗,旁边的钟鼓铙钹齐鸣,惊起一片飞鸟。
    村民们足足看了一刻钟的稀奇,老道才推开东岳的庙大门。
    正门一开,火光照进庙堂里,村民们借着火光看到那庙堂上盖着红布的神像。
    紧接着老道带着几个年轻道士给神像开光。
    所谓开光,就是要把自然界的日、月、星三神灵光接引到庙堂里来,使庙堂里供奉的神像们,承接天地之灵气,造化万民之福祉。
    开光过后,道人们便把事先准备好的干净的棉布给神像们拭去身上的灰尘。
    接下来,又用针在每位神像的眼、耳、鼻、嘴、手、脚点一下,意味着通灵开窍。
    道长在给神像开窍时,每开一窍都要高问一声:眼光开了没?
    旁边的年轻道士齐声回答:开了!
    手光开了没?旁边的道士又齐声喝道:开了!
    门外的村民们也跟着附和:开了!
    声音是越来越大。
    直到所有的窍都开完为止。
    这还不算完,又见那老道用毛笔在每个神像的眼、耳、鼻等处点一下,是为送灵气。
    然后把盖在各位神像身上的红布取下来叠好,又把连接在各位神像身上的红线解下来。
    这些被开过光的物品都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灵气,拥有其中任何一件,它都能给拥有者带来平安,等会儿结束后,若是有人求平安,这些就会赠送给信徒。
    沈蓉以为该结束了,结果,只见那道长一击令牌,朗声道:“开了三千六百骨节,八万四千毛窍,节节相连、窍窍相通。开光之后神无不应。”
    下面的年轻道士们答:“法众声声谢神恩,万道光明送苍穹。”
    老道长接问:“开光以后,神无不应,试问天下光明否?”
    又答:“天下光明,神光普照。”
    这些做完后,道长便手拿一根朝笏,口中默念神咒,边念边在罡单上踏罡步斗,旁边的锣鼓铙钹齐鸣。
    这时,几个小道长跪在殿堂两侧的拜凳上,双手合十,随着老道念诵经文。
    旁边看热闹的村民们也跟着跪了下来。
    小道士俯首,村民也跟着俯首。
    小道士们静默,村民们也跟着静默,小道士们作揖,祷告,村民们也作揖祷告。
    等村民们磕头磕得头晕脑涨之时,东边一缕晨光从天际一跃而出。
    天亮了!
    两位族长在旁边的小道士提醒下,将供品摆上去,鞭炮锣鼓齐鸣,村民们这才从跪拜中回过神来,这时,人群里不知道谁喊了声:“抢头香啦!”
    村民们顿时一哄而上。
    沈蓉刚站起身,还没站稳,就被身后的人推了个踉跄,还好长生拉住了她,才没让她摔跤。
    “长生,我们不进去,去外头吧!”沈蓉拉着长生的手道。
    “哦。”长生慌忙护着沈蓉往人群外走。
    至于刘金凤和二狗夫妻俩早就不知道挤到哪儿去了。
    沈蓉顾不得那么多,在长生的保护下,离开了人群。
    两人不知道,庙里头有道目光一直落在两人身上,过了好一会儿才离开。
    前面的村民还在挤,幸好来的都是一些青壮年,老人跟小孩都没有摸黑出门,一时间倒也没挤出什么事儿。
    “别抢!别抢!”小道士们也没想到会遇到这种情况,顿时手忙脚乱地拦着村民。
    有那机灵的道士高喊了起来:“别抢,里头没有香!没有香!”
    村民们这才回过神来。
    是哦!
    里头没有香,还抢啥儿?
    大家天没亮就跟着锣鼓声来到这里,谁都没想着拿香来,这时候抢头香,抢个啥儿呀?
    “老乡们,先别急,忙了几个时辰了,天都亮了,大家先回去歇歇,晚点儿来上香也行。
    凡是来上香的,庙里赠送今日开光的红绸,且从今日起,庙里施粥三日,望老乡们相互告知一下,所有村民都能来免费吃粥。”
    小道长的话音刚落,人群又是一阵欢呼。
    人群外,沈蓉见热闹也瞧得差不多了,便准备回家。
    至于上香,家离这么近,倒也不急。
    听说庙里施粥三天,村民们参观了下东岳庙,便慌忙回家去通知各家亲戚。
    大家的亲戚不少,本村的,邻村的,有便宜占,自然都要叫上。
    等村民都离开后,正殿后面的厢房里走出来一个身着红袍,面容俊朗的男子。
    他一脸虔诚,手持香,信步走到神像前敬香。
    若是沈蓉在这里,定能认出来这人正是周明朗。
    此时,那些道士都已经离开了大殿,大殿里只有他一人在。
    周明朗手上的香,刚插入香炉中,身后便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空荡的殿内响起了一道年轻男子的声音。
    “我说重之,你什么时候信这个了?”
    来人一身玄袍,迈着小四方,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姿态潇洒的走到周明朗身边,目光落在那撒了金粉的神像上。
    周明朗并没有搭理他,他插好香,又拱手拜了拜,这才转过身来。
    “上次我大难不死,全因神迹,你不信便罢了,时间已经不早了,走吧!”
    周明朗抬腿便往后门去。
    “你连夜拉着我赶路,就是为了来这里上香?”
    “不然呢?”周明朗从庙后面牵出了两匹马。
    “呵呵…我还以为你有什么朝思夜想的姑娘要探望呢!”陈景元跨上马,低笑道。
    周明朗上马后回头往对面的竹林那边望了眼,没有回答对方的话,他双腿将马腹一夹,率先离开山脚。
    玄袍男子也不好再说什么,立即打马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