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 第79章宋军又使妖术了
    平定城。
    “岳飞听旨!”
    “门下,岳飞年少有为,骁勇善战,今任命为平定城留守。务必死守平定城,不得让金兵越雷池半步!钦此!”
    “末将接旨!”
    岳飞大喜,自己终于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将领!
    小黄门嘱咐道:“岳将军,官家说了,平定城非常重要,不容有失,你一定要尽心尽责。”
    岳飞郑重道:“小公公请转告官家,岳飞一定死守平定城,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很好,”小黄门点头,“这里还有国师给你的一封信。”
    国师的亲笔信?岳飞受宠若惊。这可是只有一军主帅才能得到的殊荣啊!想不到自己竟也有幸得到。
    而且,伴随着国师的亲笔信而来的必定是胜利!
    岳飞激动地打开信,一目十行。
    信中并没有说什么计策,只是鼓励了他一番,说给他带了一份礼物,并附上了使用说明书。
    看完使用说明书,岳飞倒吸一口凉气。
    他连忙问小黄门:“小公公,国师带来的礼物在哪?”
    “喏,这不是,”小黄门指着城外正在卸货的马车,“整整几十车呢。”
    小黄门也很好奇国师的礼物到底是啥,可他不会多嘴去问。
    岳飞大笑起来:“有了国师这份礼物,平定城固若金汤矣!”
    “岳将军可要打出咱们宋军的威风,莫要辜负了国师对你的期望。”
    “小公公,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黄门解释道:“岳将军,你虽然骁勇善战,不过终究年轻,这个平定城留守原本落不到你头上。只是国师对你青睐有加,才给了你这个机会。”
    岳飞恍然大悟:“原来是国师的提携!国师大恩大德,岳飞没齿难忘!”
    几天后,金兵姗姗来迟。
    不是他们动作慢,而是平定城易守难攻,他们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这不,这一来直接就是两路金兵一起前后夹攻,带着大批的攻城械具。
    东路的金兵由完颜阇母带领,人数三万。
    西路的金兵由完颜银术可带领,人数二万。
    在他们想来,五万人攻打小小一座平定城,且攻城械具齐全,还不是轻而易举?
    平定城虽然是一座要塞,但城池太小,只能容纳一万守军左右。
    相比之前,此刻的平定城城墙已经变了一个样子。
    它的外墙已经从砖石变成了光滑的灰色石壁,有种浑然一体的感觉。
    岳飞站在城头,傲视城下的五万金军。
    完颜银术可开始喊话:“本将完颜银术可,城上何人,报上名来!”
    “本将岳飞!”
    “岳将军,宋国注定要在我大金的马蹄下覆灭,识时务者为俊杰,速速投降,保你一世荣华富贵!”
    “否则,城破之日,就是你授首之时!”
    岳飞大骂:“金狗,废话真多,要打就打!”
    完颜银术可大怒,大手一挥:“攻城!”
    一架架大型投石机被组装了起来,开始对平定城狂轰乱炸。
    完颜阇母见打了起来,也不废话,大手一挥,又是一排大型投石机被组建起来,开始对平定城的另一边轰炸。
    一时间,平定城的上空巨石呼啸,有如山崩地裂。
    完颜银术可和完颜阇母得意地看着这一切,就等着小小的平定城被轰塌,然后一股脑冲进去,将不识好歹的宋军杀个干净。
    可是半天过去,他们的嘴角都笑僵了,还是没有等到。
    情况有点不对劲!
    城墙虽然被巨石砸得坑坑洼洼,但根本没有坍塌的迹象,就连裂缝都没有。
    这不科学啊!
    要知道,这种大型投石机可是金国最新改进的型号,威力巨大,小小的平定城不可能挡得住。
    这不得不让有些金兵想起澶州城的凝冰筑城!
    一名将领对完颜阇母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副元帅,很明显,宋军又使妖术了!”
    “使你姥姥!”完颜阇母一巴掌把他打得找不着北。
    他正恼火呢,这家伙还来水上浇油。
    “继续砸!老子就不信邪了!”
    相比金兵的惊疑不定,宋军则彻底安了心。
    他们当然知道为什么,这一切都是因为外城那一层灰色的石壁,这可是国师送来的名为“水泥”的神奇之物!
    宋人普遍迷信,上到皇帝,下到平民都相信世界上有法术存在。
    赵素作为国师,肯定有大神通。
    这水泥就是证明!
    如此一来,每个人都信心十足。有了国师的水泥,金兵必定攻不破平定城。
    消息传回汴京。
    垂拱殿内,君臣都松了一口气。
    李纲感慨:“国师真是料事如神啊!金兵的一切行动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赵桓一脸理所当然:“太宰,老师的神通你又不是第一天见识。”
    “不过,朕还是低估了老师,想不到老师闲暇时随手捣鼓出来的小玩意就让五万金兵束手无策!”
    刘韐郑重道:“官家,这水泥要是用得好,乃是守城利器啊!”
    李若水附和:“不错!官家一定要向国师讨要这水泥的制造方法!”
    赵桓笑道:“不要问了,老师已经把赵家村的水泥厂都交给了朝廷,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李若水叹服:“国师真是大公无私啊!”
    刘韐兴奋道:“官家,我们不是正在重修金兵退出的河北诸城吗?这水泥正好用得上!”
    赵桓眼睛一亮:“不错!朕马上下令给康王,让他督促工匠全力赶制水泥,以供所需。”
    刘韐笑道:“如此一来,以后金兵攻打我们的城池就更加困难了!”
    君臣对望一眼,脸上都笑开了花。
    李纲想了想,道:“官家,下一步咱们该怎么行动,还是得请教一下国师。”
    赵桓一脸苦涩:“估计老师现在没空搭理朕,还是等老师参加完辩论之后再说吧。”
    说起这场闹得天下皆知的辩论,君臣都沉默了。
    他们不觉得赵素一个人能够说得过如同过江之鲫的洛学传人,这场辩论,根本没有任何悬念。
    不过也好,他们都不想禁止洛学,正好趁机解禁。
    赵桓叹气道:“老师也真是的,干嘛要和一群只会空谈的文人士子计较,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呀。”
    十天的时间很快过去,辩论如期在矾楼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