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 第99章调兵遣将
    垂拱殿。
    李纲望向刘韐:“刘大人,你久在西军,熟悉河东路和秦凤路,孟州真的有小路可以饶过洛阳和长安,抵达兰州吗?”
    刘韐沉吟道:“这一带都是崇山峻岭,自古只能由洛阳走官道到长安,从长安走丝绸之路到兰州,本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小路可以直达!”
    李纲松了一口气:“如此看来,完颜娄室完全是慌不择路啊!他的大军就准备被西部的穷山恶水吞噬掉吧!”
    赵桓却有点不放心,望向赵素:“老师,你怎么看?”
    赵素淡淡道:“我们要以最坏的结果来考虑,而不是赌运气。所以,我们要考虑的是,当完颜娄室兵临凤翔府,我们应该怎么做!”
    李纲、刘韐齐齐拱手道:“国师此乃老成持重之言也!”
    赵桓不淡定了:“老师,若是完颜娄室兵临凤翔府,与西夏里外夹攻西军,秦凤路就真的完了!”
    “官家莫慌,”赵素道,“完颜娄室这一步棋虽说避免了被我们上下夹攻,全军覆没的下场,但是先机已失!”
    “老师,怎么说?”
    赵素问道:“官家觉得,是完颜娄室抄小路抵达凤翔府快呢,还是咱们直接从官道去凤翔府快?”
    几人眼睛一亮,都明白了赵素的意思。
    赵桓兴奋道:“洛阳到凤翔府的官道几乎是直线,路面平坦,完颜娄室抄小路,山路崎岖不说,必定还需要绕道,不可能比咱们更快!”
    赵素摇头:“这是在双方都是骑兵的前提下!咱们的大军主要可都是步兵。”
    “老师,你的意思是?”
    “咱们的步兵不走官道!”
    几人懵了。
    “老师,步兵不走官道,走什么路?”
    赵素淡淡道:“官家忘了咱们有水军吗?”
    刘韐激动地指着地图上的渭水:“我明白了!咱们可以从洛阳乘船通过渭水直达毗邻兰州的熙州!如此一来,比走官道更快!”
    赵桓鼓掌道:“好啊!如此一来,完颜娄室就算插上翅膀,也不可能比咱们更快赶到凤翔府!”
    李纲笑道:“如此一来,咱们稳占先机!”
    李若水:“到时候咱们的大军就在凤翔府等着完颜娄室,以逸待劳,此战稳矣!”
    赵桓问:“老师,咱们应该如何调兵遣将呢?”
    现在洛阳附近汇集了十七万大军,有步兵,有骑兵,也有水军,成分更是复杂。赵桓自己都糊涂了,更别说拿主意。
    李纲、刘韐和李若水都望向了赵素。
    说来也憋屈,他们身为堂堂太宰、枢密使,在这种事情上竟然完全插不上手,整个大宋只凭赵素一人的心意行事。
    甚至,就连他们本身的官职也是拜赵素所赐!
    整个大宋,国师为棋手,其他人都是棋子!
    赵素沉吟道:“五万骑兵肯定少不了,让韩世忠带着他们走官道进入凤翔府。”
    几人点头,这没什么可争议。
    “让一万水军带着王禀的八万西军通过水路抵达熙州!”
    这也很合理,西军回到秦凤路就是主场作战!
    “让张叔夜带着其余三万人去太原防守!”
    这也是应有之意,太原太重要,王禀离开后,需要一员稳重的大将镇守。
    其实,赵素想得比他们更多一些。
    接下来的秦凤路将会有连番大战,刘仲武老矣,刘锜还没有能力掌控数十万大军,韩世忠和岳飞也是一样,他需要一个能够顶替刘仲武的大将。
    这个人就是王禀。
    赵桓笑道:“老师运筹帷幄,算无遗策,老师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就这样吧!”
    李纲几人狂汗,官家,你这马匹拍得越来越顺溜了啊!
    赵桓对李纲、刘韐道:“这一战关系到十四万大军的调度,两位爱卿一定会保障好大军的后勤。还有,天气寒冰,将士们的冬衣一定不能短缺!”
    “遵命!”
    几人都很高兴,仿佛看见了完颜娄室一头撞上他们的天罗地网,全军覆没的下场。
    只有赵素有些小小的担心。
    他能想到这些,完颜娄室会想不到吗?对手可是女真战神,不是一条筋的莽夫。
    只是,面对自己这无解的计划,完颜娄室又该如何破解呢?他自己也有点期待了!
    果然呀,人生在世还是需要有一个对手,否则就太无聊了。
    会议结束,正好是午饭时间。
    赵桓把几人都留了下来用膳,以示恩宠。
    御膳上出现了两道新奇的食物,爆炒土豆丝和鸡蛋炒西红柿!自从在灵宝观吃过后,赵桓已经离不开这两道菜了。
    李纲、刘韐和李若水还是第一次吃,亦是赞不绝口。
    李纲:“官家,这土豆和西红柿果真是好东西啊!值得在大宋大规模推广,臣会尽力帮助钱康的推广工作。”
    “如此,就有劳太宰了。”
    “官家客气了,土豆和地瓜关系到大宋的未来,臣岂敢不用心。”
    赵桓问起了李纲流求的开发进度,赵素也竖起了耳朵,流求可是他的封地,关系到他以后的一个重要计划。
    李纲答道:“官家,流求安抚使杨时早在几个月前就带着属官和数千洛学士子乘船到了流求。”
    “不久前也传回了公文,说是一切顺利。已经修建好了一个港口,在港口附近初步规划了一个城池的框架,只等人手一到就可以动工。”
    “第一批招募的三万流民也在半个月之前乘船去了流求,估计现在已经在开荒和建造城池。”
    赵桓大喜:“不错,挺顺利的嘛。”
    赵素问道:“李大人,这些流民都是自愿前往的吗?”
    他可不想各地官府为了政绩抓壮丁,搞得天怒人怨。
    “当然了!国师,他们都是失去了土地的流民,眼下官府免费发放种子和工具,使他们可以重新得到一块肥沃的土地,这可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所以朝廷一发布招募,应者如云!”
    “那就好。”
    用膳的最后,赵桓问赵素:“老师,等会儿你要去东宫给太子上课吗?”
    赵素这才想起,自己答应每周给赵谌上课一次,今日已经是第七天。
    他一脸无奈:“不错。”
    赵桓高兴道:“老师,太子顽劣,还请你好好教导他。”
    “官家放心,贫道一定好好教导太子!”他重点强调了“教导”两个字。
    “对了,宫里有戒尺吗?要有韧性的,打不断的那种!没有的话,荆条也行!”
    “老师,你要戒尺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