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 第153章对决铁鹞子
    靖康三年(1128年),十月十日。
    卓啰城沉重的城门伴随着“咿呀呀”的声响缓缓打开,近十三万西夏大军从中鱼贯而出,在城外开始集结。
    不可一世的李察哥一马当先,一身冷锻甲密不透风,黑色的披风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王禀一声命下,十万宋军也迅速摆开了大阵。
    他的十万中军,只有一万人是骑兵,其余都是步兵。因此他摆的是一个规规矩矩的步兵方阵,一万骑兵留作后手。
    李察哥打马而出:“本帅晋王察哥,对面宋帅是何人?”
    王禀也缓缓打马而出,一身大将军盔甲,鲜红色的披风与李察哥形成鲜明对比。
    “本帅大宋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建武军节度使王禀,见过晋王。”
    李察哥先声夺人道:“两国刚刚签订和平条约,你们就发兵进攻,宋国的信义何在?堂堂大宋,难道说话都是放屁吗?”
    西夏军纷纷哄笑起来,宋军则有些羞愧地低下了头。
    这个时代,就算是蛮夷,表面上也要讲道理。不像道德沦丧的后世,会有人把无耻当荣耀。
    王禀怒喝道:“咱们大宋只对讲信用的国家讲信义,你们西夏三番两次违反和议,入境掠夺,与强盗何异?”
    “对于强盗,咱们大宋还需要讲信义吗?对于强盗,咱们只会举起手中的刀枪!”
    “好!”宋军士气大振,纷纷叫嚷起来。
    作为宋人,王禀就算是一名武将,口才也不是李察哥能比。
    李察哥被气得不轻,大喝道:“王禀,等本王把你的人头割下来当酒壶,看你还能不能嘴硬?”
    “本帅随时恭候!”王禀打马而回。
    李察哥恨得牙痒痒,喝道:“嵬名仁勇!”
    一名全身披甲,带着狰狞面具,一身杀气的魁梧将领上前:“晋王,有何吩咐?”
    嵬名仁勇,出身西夏皇室旁系,从小就有巨力,是战场上的万人敌,也是西夏第一高手。
    现在,他是三千铁鹞子的都统!
    李察哥指着十万宋军,杀气腾腾道:“带着铁鹞子,给本王冲垮宋军大阵!”
    “喏!”
    大地开始震动,从缓慢到极速。
    一支人马俱甲,全身漆黑,人人带着狰狞的鬼面甲,全身上下只露出一双闪烁着寒光的眼睛,就像幽冥骑士一般的骑兵现身。
    铁鹞子!
    虽然仅仅只有三千人,但气势却一下子盖过了战场上数十万大军。
    西夏军开始欢呼起来:“铁鹞子!铁鹞子!”
    相反,宋军人人心里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一些胆子小的,双腿都开始打颤。
    王禀连忙大喝道:“长枪手顶上!刀盾手防护!弓弩手准备!”
    一杆杆四米长的长枪在铁鹞子面前组成了名副其实的枪林,一面面大盾将后面的长枪手保护起来,防止铁鹞子的箭矢,一把把神臂弩透过大盾的空隙对准了铁鹞子。
    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要扛住了铁鹞子的冲锋,这场仗就有得打。
    问题是,扛得住吗?
    这可是不死军团啊!
    “轰隆”声越来越响亮,铁鹞子越来越接近,双方只剩下五百步!
    别说其他人了,就连王禀也紧张得手心冒汗。
    刘光世这个老六更是打定了主意,如果长枪阵扛不住铁鹞子,他就会立刻去后方“督军”!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身为主帅的王禀却四处张望了起来,似乎在寻找什么人。直到一个陌生小校出现在他身边,对他点了点头,他才松了一口气。
    三百步!
    “射!”宋军的神臂弩开始发威。
    如果说铁鹞子是西夏军的王牌,那么神臂弩就是宋军的王牌。没有神臂弩,他们早就跑路了,是神臂弩和步人甲给了他们那么一点点对抗铁鹞子的信心。
    “咻咻咻!”一支支弩箭射向铁鹞子,将前排的骑士射死在马上。
    因为有钩索绞联于马上,他们的尸体并不会坠地,依然势不可挡地冲向宋军。
    不是宋军不想射马,而是西夏军的马甲太厚,就算是神臂弩,在这个距离也只能勉强射透,对高大的战马造成的伤害有限。
    数轮弩箭过后,铁鹞子前排几乎没了活人。
    有的,只是不倒的尸体!
    这就是不死军团!
    宋军虽然对这残酷的一幕早已经司空见惯,但不少人还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实在太残忍了!
    然而,这就是宋夏之战的战争。
    不如此,西夏早就被宋国没掉了。
    二百步!
    西夏中军,李察哥已经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宋国,这次还是没能挡得住铁鹞子!
    胜负已定!
    他大喝道:“全军冲锋!”
    只要铁鹞子冲乱宋军大阵,他们就可以跟在后面趁势掩杀,宋军只有溃败一途!
    这一战,将再次让他李察哥名扬天下!
    大宋中军,刘光世连忙对王禀道:“大帅,白刃战马上就要展开,属下请求去后方督军!”
    一旦两军厮杀在一起,让一员大将到后方督战,不让士卒临阵逃脱很有必要!
    王禀望向刘光世,笑道:“刘将军,你确定?”
    刘光世毫不犹豫:“十分确定!”
    “那你去吧。”
    刘光世大喜:“喏!”
    他打马就跑,不带一丝一毫的犹豫!
    看着刘光世匆匆离去的背影,王禀想起信中国师嘱咐他不要对刘光世委以重任的话,不由得感叹道:
    “国师果然是火眼金睛啊!有其父,必有其子,此人,果然靠不住!”
    “可惜呀,这次你却是失算了!一桩大功,失之交臂!”
    一百步!
    王禀身边的陌生小校有了动作!
    他小心翼翼解开了背后的包裹,里面是几个圆滚滚的黑色铁球!他从怀中摸出火镰,熟悉地点燃了铁球上的一条导火线。
    他估计了一下距离,用尽全力将铁球扔向了已经不足一百步的铁鹞子!
    和他进行着同样动作的还有分布在前排大军中的一百名禁军!
    小校和这一百名禁军乃是出自最新成立的侍卫炮兵司,前两日才赶到前线!
    下一刻,“轰隆隆”的爆炸声响起,一下子盖过了战场上所有的喧嚣!
    怎么回事?打雷了吗?这是所有将士的第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