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代嫁姻缘 > 第141章添补
    “是,这以后啊,我闲暇时候,也能来这花园里坐坐,喂喂鱼。”婉宁的话让张青竹看着她:“那我陪你。”
    “你不念书了?”婉宁故意反问,张青竹笑了:“书呢,自然是要念的,只是陪你,也是要紧事。”
    说话时候,他们已经走下亭子,往荷花池走去,荷花池内的鱼突然翻了个身,在空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苏嬷嬷不由笑着道:“鲤鱼跳龙门,好兆头啊。”
    说完,苏嬷嬷就有些懊悔,现在的张青竹已经不能去科举了,这话说出来,不是戳他的心吗?而张青竹也笑着道:“是,确实是好兆头,很好很好的兆头。”
    寻一处清净地方,好好地过日子,这样的机会,其实不多,真得很少。
    婉宁看着荷花池,一种轻松感弥漫全身,活了这十多年,这是第一次,可以自己做主,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想要什么样的客人来自己家。
    这一晚,婉宁和张青竹几乎说了一夜,当天色蒙蒙亮的时候才各自睡着,睡着时候,二人面上都有笑意,不用早起去给长辈们请安,不用想那些烦心的事儿,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下去,因为他们来的时候是秋天,过了几日,郑大婶就来求见婉宁,要问问庄子里面收的一些东西,还要不要照了往常一样,送到府里面去。
    “那些果子挑一些,还有鸡鸭鱼鹅,也挑一些送到府里面去,送到的时候就说,我们给公公婆婆请安。”婉宁略一思索,就安排好了,郑大婶应是,刚要告退,婉宁已经叫住她:“若有人问起来,我们在这过得怎样,你就说,过得不好。”
    郑大婶惊讶地看着婉宁,婉宁已经眨了眨眼,郑大婶的眉皱紧,接着郑大婶就道:“既然这是大奶奶吩咐的,那我也只有,只有听从吧。”
    “去吧。”婉宁挥手让她下去,在一边服侍的杏儿才道:“大奶奶,您这话是说给二奶奶听?”
    “你这丫头,天天想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婉宁掩住口打个哈欠,杏儿见婉宁打哈欠,就在那自言自语地道:“大奶奶您这些日子,怎么感觉总是犯困,要不,寻个人来瞧瞧。”
    “这会儿又不是在京城,哪里就有好太医了。”婉宁又打了个哈欠,就站起身往卧房走去:“我还是去睡会儿吧。”
    婉宁原本只想小憩一会儿,但这眼一合上,就感到眼皮有千斤重,等婉宁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婉宁看见张青竹坐在床边,低头看着自己,似乎是在想什么。
    婉宁只觉得浑身发懒,不想站起身,伸手去摸丈夫的下巴:“你在想什么?”
    “你这些日子,总是睡不够。”张青竹若有所思地说着,婉宁坐起身:“定是杏儿和你大惊小怪地说了些什么,我哪里睡不够,只是今儿多睡了会儿。”
    “你这样,都几天了?”张青竹还是在追问,婉宁掀开被子去寻自己的鞋子:“也没有几天,定是这几日搬家太忙了,太劳累了。”说完,婉宁还回头看向丈夫:“你啊,搬家的时候你都没有动一根手指头,自然不晓得我有多累。”
    “我总觉得,你这睡得不够,似乎有些蹊跷呢。”张青竹想站起身,但扶着床柱,好半天都没站起身,婉宁走过去扶起他:“你就是事情想得太多了,不是说了,你已经写信给了文山先生,还有……”
    婉宁的声音逐渐变低,许是想到了那日,张青竹父子之间的争吵,此后张青竹尽管什么都没说,但婉宁晓得张青竹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而张尚书在张青竹心中的形象,变得越来越难看了。
    “先生没有回信,但我晓得先生心中的想法。”张青竹握住婉宁的手,语气很轻:“就算这世上无人可以帮我,我也要,自己帮着自己,把这个家给撑起来。”
    “仿佛我就只会拖累你一样。”婉宁嗔怪地说了一句,张青竹又笑了:“你是我的妻子,能娶到你,是我的福气。”
    这句话说的婉宁脸色微红,杏儿的声音已经在外面响起:“大奶奶,郑大叔回来了。”
    往京城里面送东西,必然是郑大叔夫妻两亲自去的,婉宁答应了一声,就往外走去。
    郑大婶站在卧房外面,瞧见婉宁出来就恭敬地道:“大奶奶,这是今儿进府的时候,太太把我叫了去,问了问你们在这过得如何,我略答了几句,不敢说好,也不敢说不好。”
    杏儿已经哎呦了一声:“怎么不敢说不好,大奶奶不是说,让你说,过得不好。”
    “杏儿姑娘,您这话,我就不好回答了。”郑大婶看着杏儿,只说了这么一句,杏儿的眉皱了皱,就叹了口气:“罢了,罢了,我晓得,你必定是怕落埋怨。”
    “然后呢?”婉宁也不意外郑大婶的话,追问了句,郑大婶就把手中的东西送到婉宁面前:“太太听了后,叹息了会儿,就把这个匣子送来,说让大奶奶收着。”
    婉宁接过匣子,打开,里面放着几张银票,婉宁把匣子盖好才道:“婆婆总还是记挂着我们。”
    “太太把这些给了大奶奶,还不晓得……”梨儿站在婉宁身边,瞧见里面的银票,说了一半就停下不说。
    婉宁拍梨儿一下,让梨儿把这匣子交给苏嬷嬷,让苏嬷嬷去安排,梨儿应是,郑大婶看着婉宁的举动,那眉皱紧了又松开,但并没有敢多问什么,只又说了几句,就告退了。
    苏嬷嬷接了匣子,看到里面那几张银票,倒长叹了声:“太太把这送来,还不晓得二奶奶会不会翻天覆地地闹呢。”
    “不会吧?”苏大叔就在她身边,听到这话咂了咂舌:“这做长辈的偏心,天下人谁会当回事了。”
    “你说,太太这会儿把我送走了,过上些时候,只怕春桃也会被二奶奶摆布,到那时候,太太身边的人还有几个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