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首辅 > 第三百三十二章参谋部长戚继光上线
    当戚继光接到陆远手令之后便匆匆忙自杭州动身赶往南京,他没有直接去五军府找徐鹏举而是直奔文渊阁先见陆远。
    “下官戚继光参见太师。”
    自从去年谭纶接替陆远出任海关总督一职后,戚继光也就顺理成章接过谭纶的班担任海关左侍郎。
    “元敬来了,坐吧。”
    陆远抬头看了一眼:“等本辅忙完手上的事。”
    “太师先忙。”
    只等一刻钟后陆远抬起头,发现戚继光仍站着便道:“快坐快坐。”
    此刻的戚继光才敢落座,腰背挺得笔直,姿态很是恭谨。
    “让你来南京是因为本辅和五军府那些个武勋、地方的总兵都谈妥了。”
    陆远也没必要和戚继光多寒暄,直言道:“大家意见统一,决定将五军府合并复原大都督府,同时重建地方督司,军制要全面改动同时完全剥离原军中的品轶制改军衔制,对标参考海关现在施行的官衔制度,让你来就是为了让你参与进这一次的改革,同时下一步也会将你和俞大猷调离海关进入新的大都督府任职,你毕竟是个武将,留在海关衙门屈才了。”
    戚继光连连点头:“是,下官悉听太师调遣,不过太师,那隶属海关的陆家及海军指挥院校是否也要划入大都督府。”
    “当然。”陆远点点头:“大都督府挂牌之后,这两所院校的隶属权会直接归大都督府管辖。”
    “那这样一来,海关的军事力量会薄弱许多。”
    “说到底海关毕竟不是军队。”
    陆远倒是看得开:“当初把浙直总督衙门辖下的十几万士兵组织关系转入海关体系本身就是事急从权,如今情况有了变化当然要重新改动,不过既然这十几万老兵已经在海关安顿好也熟悉了工作倒是没必要再折腾了,就继续呆在海关体系吧。
    再者说海关如今本就是我江南最重要一个衙门,缉私、保卫确实也重要,以后大可以向着海警方面发展。”
    “海警?”
    “就是海上警备。”
    陆远言道:“防务性质更多一些,至于说主动进攻这种军务上的事,逐渐会向新的大都督府转移,军警权属也是要分清楚的。”
    戚继光坐得很端正,他面向陆远请示道:“太师,新的军制改革和军衔制度,您有什么训示。”
    “不用问本辅了。”陆远摆手道:“让你来京就是让你去和那些武官们磋商,本辅不知兵事就不插手了,你们看着办吧。”
    “是。”戚继光应下起身:“那下官”
    “去吧。”
    “下官告退。”
    离开文渊阁之后,戚继光也不耽误,正欲直奔五军府而去,在经过午门时倒是碰上了张居正一行。
    “叔大兄。”
    此刻张居正在几十名官员的簇拥下向着皇宫外走,听到喊声驻足回头,也是面露喜色:“元敬?”
    二人相见都很高兴,张居正热情开口。
    “元敬,今日怎得有时间来南京了。”
    “太师召见,让弟来京往五军府商议军制改革的事。”
    戚继光在张居正这不做隐瞒照实直言:“叔大兄这是要去做什么?”
    “这冬至过罢,今年也就算是临近尾声了。”张居正道:“愚兄便打算对南京各部、司、院以及海关衙门等衙门进行考成,顺道组织一下吏部人手,对南直隶各府、各省启动今年的考成巡视。”
    “那不耽误叔大兄了。”戚继光拱手道:“弟先去五军府。”
    “好,元敬先忙。”张居正邀请道:“稍晚些愚兄做东,咱们喊上子理兄以及孟静,咱们吃顿便饭喝两杯。”
    “听凭叔大兄安排。”
    戚继光抱拳,笑着允下。
    二人在承天门外分别各自去忙,戚继光坐上自己的马车便奔向五军府。
    此刻的五军府内人声鼎沸,一群武勋和各地总兵正围着新的大都督府开衙后其直属各部的人选争的不可开交。
    按照陆远之前定下来的组织架构,明眼人谁都能看出,新的大都督府各部司局中,重要性最大的显然是参谋部,油水最大的是军需部和政治工作部,最得罪人和最累的就是审计局和作训部,因此谁不想抢个好位置。
    尤其是陆远已经明确表了态,这各部司局主官的位置让他们自己议论推选,雨露均沾属于是。
    “参谋部是辅佐太师行军打仗的,太师不通兵事,难道让参谋部中的参谋到参谋长全都是不懂兵事的人来担任吗?”
    三沙总兵郭成脾气很冲:“清远伯,不是卑职瞧不上您,您这几十年带过一次兵吗?别觉得在五军府挂个佥事的衔就是名将了。”
    清远伯王瑾面色不愉,哼了一声出来。
    “郭将军这话说的没意思了,本伯自幼熟读兵书,若非如此,皇上和朝廷也不会让本伯入五军府当差,五军府提调各省兵戎之事,本伯哪里不配进参谋部啊。”
    郭成对此不屑一顾。
    “您能入五军府,不是因为祖上是靖难时的燕山护卫百户官吗。”
    “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袭祖荫就是袭祖荫,卑职虽然不像您自幼熟读兵书,但卑职是从一个兵一路打到今天三沙总兵这个位置上的,从嘉靖十七年卑职就和海盗作战,直至平定汪逆倭寇后获封三沙总兵一职,大小数百战,凭什么卑职这种人就不配入参谋部啊。”
    “你一个小小的七品总兵还想着进参谋部,你怎么不说当参谋部长啊。”
    安远侯柳震冷笑一声:“这堂内那么多名将总兵,哪里轮到你一个小小的七品总兵出头来道不忿,速速退下,莫要无礼放肆。”
    “那也比你们这些只靠着袭承父荫的子弟强的多。”
    “你放肆!”
    眼瞅着就要吵闹起来,戚继光正好赶到,他一露面,堂内吵嚷声顿消。
    这倒不是因为戚继光当初抗倭时所立战功,完全是因为戚继光的身份。
    谁不知道戚继光是陆太师的心腹爱将。
    从一个没有功名的世袭军户一路成为杭州游击、总兵再到如今的海关左侍郎,可谓升迁之快莫过于戚元敬。
    “戚侍郎来了,快请坐。”
    临淮侯李廷竹微笑起身招呼:“快,戚侍郎快坐。”
    戚继光抱拳冲全场施礼一圈:“见过各位公爷、侯爷、总兵将军,戚某有礼了。”
    “戚侍郎从杭州远道而来,也没说休息一日。”徐鹏举高坐主位含笑点头:“风尘仆仆,真是辛苦。”
    “没办法,军务当紧。”
    戚继光落座:“刚刚见罢太师,不敢耽搁就直接来了。”
    “事关军务之事,太师可有什么训示?”
    戚继光摇了摇头:“太师没做训示,只说军务之事让戚某和诸位自行磋商,请问国公爷,咱们聊的如何,又聊到哪一步了。”
    徐鹏举叹了口气没搭腔,那柳震便阴阳怪气来了一句。
    “能聊到哪一步,什么都没聊呢,倒是为了这新大都督府的人事任选吵的不可开交,都想着加官进爵呢。”
    “安远侯,不是您几位侯爷抢的最凶吗。”
    淮安总兵刘惟钧冷嘲道:“参谋部、军需部、政工部的位置你们这些侯爷打算瓜分个一干二净,这么做,只怕难以服众吧。”
    从杭州来的路上戚继光已经看过了陆远给他介绍过的新大都督府内辖各部司局职责,因此并无不懂,知晓了此刻矛盾所在。
    很明显,五军府的武勋打算将这些实权部门位置抢走,但是这引起了各地总兵的不满。
    谁不想借着这次改革进一步?
    在地方做总兵看似是土皇帝,但将来军制改革后军队势必然正规化,那么必然要受限于南京,别的不说,没有军需军饷,地方总兵算个屁。
    连手下的兵都带不动。
    有兵就是草头王这话不假,但前提是这些兵得能从你这个总兵手里领到军饷,领不到的话,第一个干死的也是你这个总兵。
    至于说哄骗手下士兵摇旗造反,靠着劫掠地方来劫掠供费那种事想想就行了,实操起来难度太大。
    戚继光看向徐鹏举:“国公爷,下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戚侍郎直说无妨。”
    “下官觉得,参谋部的职责是为了打仗,既然是打仗,还是应该以知兵事为主,最好遴选有领兵作战经验的人来担任最妥当,对江山社稷负责。”
    徐鹏举面不改色:“戚侍郎说的没错,老夫也是如此认为,但是咱们江南有领兵作战经验的人选不在少数,用谁不用谁到底是一碗水难端平,要不然也不至于如此矛盾争执了,不过老夫倒是很属意戚侍郎您的,但可惜,您这入了海关,没有太师的意思。”
    “太师已经和下官说了,打算将下官和海关的俞大猷一并调入新的大都督府。”
    这句话一出,五军府的一众武勋都神色微妙起来。
    陆太师口口声声让他们自行决议各部主官人选,但却又把戚继光、俞大猷从海关调出来归入大都督府,那这意思不言而喻。
    还是要插手人事安排,只是没有明着打招呼而已。
    就看你们这些武勋是否懂事了。
    不待徐鹏举等人开口,郭成已经言道。
    “戚侍郎可是领兵多年,尤其是当年嘉善大捷的时候,领万军硬抗汪逆近十万贼,这才取得嘉善大捷,依我看,让戚侍郎来做参谋部长是可以服众的。”
    “对,让戚侍郎来做参谋部长。”
    “不然我等不服。”
    这些个总兵也清楚他们斗不过徐鹏举这些武勋,像各部司局一把手的位置根本抢不过,但他们抢不过不代表戚继光抢不过啊。
    你们这些武勋喜欢欺负我们这些没背景的小总兵,那你们欺负戚继光试试。
    徐鹏举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李廷竹,后者开口。
    “戚侍郎领兵、练兵才能世人有目共睹,既然戚侍郎已经被太师准许调离海关,那本侯看,确实安排进参谋部更合理,不过戚侍郎到底年轻.”
    “太师今年不也才三十有六吗。”
    李廷竹一肚子的话瞬间被郭成这一句给憋了回去。
    为尊者讳,扯到了陆远李廷竹就不能再拿年龄来说事了。
    还是徐鹏举接过了话题。
    “老夫觉得这事大家没必要争论了,吵吵闹闹何时休,戚侍郎的领军之才有目共睹,那就这么定了,让戚侍郎任参谋部长,临淮侯、安远侯、清远伯三位任参谋部副长,再从各位总兵中擢选十五人入参谋部任参谋便是,这样可以了吧。”
    一口气从地方总兵中抽出十五个人进入参谋部当个普通参谋,那地方总兵也不剩下多少人了。
    其他各部司局主官还怎么抢。
    但这群总兵显然是看不出徐鹏举的用心,只觉得进了参谋部就是提拔,高兴不已。
    戚继光倒是能看明白,但对此也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开口说破。
    他没必要和五军府这些人关系搞僵。
    参谋部长吗?
    挺好的。
    终于又能回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军队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