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 第九十一章黄忠已至,天下风动求追读
    十月的洛阳,秋意萧瑟。
    街道上空旷无人,风卷落叶,像一座死城。
    董卓并不禁止袁隗来尚书台处理政务,也不禁止其收发消息。
    只是限制了他的自由。
    皇宫。
    袁隗手里拿着陈樱传来的消息。
    上边写着曹操离开洛阳后,在陈留郡的行事,所作所为。
    看见曹操在一月间,兵马翻了近倍,达万人之多,袁隗眉峰微皱。
    又看到曹操在尝试推行一种屯田制。
    袁隗思虑中,眉头皱的愈紧。
    要知道屯田制,始于曹操,是他手下的人进言,由他改良,然后决定推行的。
    在他之前没有屯田制。
    在他之后,影响千年,多个朝代沿用。
    简单来说,屯田制是一种由国家,直接组织经营的农业集体耕作制度。
    主要分军屯、民屯。
    军屯是让士兵不打仗的时候,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自给自足。
    一个屯田制,解决了很多问题,直指社会动荡的底层根源。
    屯田的缺点,则是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如果统治者和管理者,不够明智公正,不注意调节和平衡利益关系,就可能引起社会矛盾与冲突。
    甚至诱发内乱,危及国家安全。
    但综合来说,屯田制的优点,远大于缺点。
    所以能一代代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尤其适用于天下纷乱的汉末,推行屯田制能恢复生产,足食强兵。
    解决军队给养和税粮问题,重塑社会秩序。
    袁隗的位置与陈樱不同。
    陈樱看见曹操试行屯田,只感觉是良策,可能会解决一些问题。
    袁隗却是看的深远,隐约感觉到曹操是想从根本上,恢复天下的生产力。
    这种制度,如果全面推行,带来的影响,获取的声望,将难以想象……袁隗的心慢慢颤栗起来,又从头看了遍陈樱送来的消息。
    一个月,兵马逾万。
    想养兵,并不是招了人,换上甲胄,拿上长矛就叫增兵。
    需要的是精良的训练,武器、甲备对应的是财力,兵工制备能力,等等。
    陈樱报上来的是個兵马提升的数字,背后却是曹操在陈留综合实力的体现。
    怎么会这么快?
    袁隗看罢传讯,单手虚压在面前的矮席上。
    用曹操来分担董卓的破坏力,减轻洛阳和朝中压力,是袁隗早就定下的策略。
    曹操离开洛阳后,朝中局势急转直下,也让袁隗进一步意识到,曹操对付董卓是最合适的人选。
    反过来引董卓对曹操出手,双方不论胜负,对袁氏,对洛阳都有好处。
    袁隗迅速坚定了念头,驱狼吞虎,让两者相互残杀…
    ————
    翌日上午。
    曹操去校场查看了张辽率领兵马的训练过程。
    陈留县治所的校武场,位于城郊,圈地铺以碎石。
    旬月来组建的军伍,其中一部分早在谯县就开始了初步训练,所以人员接管过来后,进步速度很快。
    万军叱咤,声威震天。
    连云层好似都被一股锐气冲散。
    曹操查看军伍训练后,脸露笑容,感觉真特么带劲。
    临近中午,他又回到太守府,处理诸事。
    貂蝉在一旁给他研墨。寅则趴在矮席边,呼呼大睡。
    午后的时光静谧。
    曹操处理过手里的事,不经意间看见书房的角落,放着一个铜箱子,恍然想起是当初从十常侍家里,抄家所得的内修密卷。
    十常侍中有人想二次发育,加个蛋的强本之术。
    曹操太忙,近乎忘了这箱东西。
    不过貂蝉在,这时候显然不太方便看,有空得瞅瞅。
    曹操总感觉里边的内容不一般。
    他拿起一份简卷,查看其上的消息。
    是关于洛阳的。
    董卓对伍琼,何颙,王允等人越来越信任。
    而伍琼,何颙已数次对董卓进言,建议外调一些人,到天下各地去执掌权柄,帮董卓治理天下。
    这样他就有了更多亲信,能巩固权势。
    董卓深以为然。
    这些时日陆续派出一些人,诸如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等人,到各地任州牧,太守或刺史,掌握军政大权。
    而这些人就是后来反他的中坚力量。
    他们离开洛阳后,立即和董卓撇清关系,各自经营,把控一方。
    这天下的乱象,已快摁不住了。
    大家都在等一朵小火苗,然后一起窜起来,集体打着讨董的旗号造反。
    而那个小火苗,其实在曹操手里。
    一封诏书,不管真假,宣告讨董,立即便会从者云集,无数人一起站起来。
    看过洛阳的消息,曹操思虑片刻,执笔在面前的蔡侯纸上,写下了一篇文章。
    他的草书气象奇伟,如有山河藏纳其间,笔走龙蛇。
    尤其是他的文脉天赋,全面提升,书法也包括在其中,字体已入神品之境。
    貂蝉看他书写时,却是能感觉到曹操沉重的心情。
    他在简卷上写道:…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这篇辞赋,叫《薤露》。
    没有曹操写的观沧海,短歌行那些诗词瑰丽动人,气势雄俊。
    却是直纾胸中郁愤。
    说的是外戚何进与宠宦张让相互攻坚,如猴子戴冠,没本事却想做大事,导致的严重后果,让董卓趁虚而入,弑逆,令宗庙社稷化为废墟,恶行不胜枚举。
    这内容也是史上的曹操,看到洛阳惨况后所书。
    他还知道,董卓在不久之后,会强迫迁都。
    当世最大的雄城洛阳,将被付之一炬。
    洛阳的惨况,天下变动的一幕幕情景,在曹操的脑海里翻腾,自然而然的落笔成文。
    辞风质朴,内在沉重。
    貂蝉看懂了其中的意思,又有从洛阳出来的亲身经历,心头也泛起一丝酸楚。
    曹操停笔后叹了口气。
    这一刻的他,生出忧国忧民的情绪,迫切的想做些事。
    忽然感觉两肩被一双小手不轻不重的揉捏,貂蝉看出他心情不佳,在给他揉捏肩膀。
    曹操伸手后探,把貂蝉揽到前边来,让她挨着自己,半坐在腿上。
    貂蝉羞不可抑,但并未挣扎。犹豫了一下,还把小手自行放在曹操手里。
    她以为仍和以往一样,摸摸手就得了。
    曹操的视线却是有些肆无忌惮,打量着眼前堪称天下绝色的少女。
    人是含苞待放的年纪,但身段已初现绰约,风姿动人。
    长直的双腿不显丰腴,却是柔弱无骨,蜜色的长裙下,一双洁白的蚕丝履若隐若现。
    貂蝉身子一抖,看见鞋履被曹操探手脱掉,然后是洁白的罗袜,露出一双盈手可握,玲珑小巧的秀足,曼妙的足弓,泛着稍许浅青色的足背,无一处不精致。
    曹操温热的手握上去,随手把玩。
    貂蝉羞怯的整个人都轻颤起来,娇颜如染,愈发不可方物。
    这小脚,魅惑的不可描述。
    一旁的寅醒过来,瞪大眼睛旁观,虎头偏了偏,突然窜到曹操面前,把自己毛绒绒的大爪子也递上来。
    曹操哈哈大笑。
    恰好有亲军在门口奏报:“禀太守,从长沙来的人到了。黄忠,张仲景求见。”
    曹操道了声好,帮脸红到脖颈的貂蝉,把鞋袜重新穿上,笑了笑:“下回再来。”
    貂蝉再抑制不住羞涩,小碎步出了书房,跑回内宅。
    寅在后边撒欢的追着她,转眼便去远了。
    曹操起身,亲自出迎黄忠。
    他向来求才若渴,一些心仪的人才,良将到来,不吝出迎以作礼遇。
    Ps:明天群雄讨董,从此天下大乱,曹操要开始动了。求票,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