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 第九十二章诸侯讨董,龙蛇起陆求追读
    天有些阴的下午。
    黄忠手里牵着孩子,和身畔的张仲景一起,被迎入太守府。
    而曹操已亲自来到前院。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修兵家,神通境巅峰武将】
    【他本该在不久的将来投效刘表,后成为刘备麾下,将封五虎,天下知名!但他被你提前招揽,黄忠遇曹操,他不用大器晚成,遗憾未能尽力壮年时。
    而你遇到他,时逢良将,当成千古美谈】
    【黄忠,战力值92,统兵为将,战力+2】
    【世之神将,技能:裂军辟地(黄忠的大刀已饥渴难耐)隐藏技…】
    曹操很想大笑三声,四十出头的黄忠,有谁见过他的勇武?!
    黄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这是史书对他的评价,先登陷阵,力冠三军!
    曹操比黄忠先一步执礼,道:“黄汉升,操闻名久矣,今日方见。有你来助我,我的兵马何愁战不能胜?将军既来,操当以上将军拜之!”
    意思是黄忠来投,自此战无不胜。
    这对武将来说,是最高的褒奖了。
    而此时的黄忠,远没有那么大的名气。
    曹操却给了他天下名将的礼遇,一郡太守亲迎,奉为不世名将。
    黄忠神色动容。
    曹操不仅千里招揽他,为他的孩子辛苦寻药,派人苦等。眼下又以名将之礼待他。
    黄忠来之前是有投效的心思,但仍有犹豫。
    此刻却是心意已定,单是曹操对他的器重,已难寻第二个人。
    黄忠愿以自身所学,为曹操争天下之锋。
    他松开儿子黄叙的手,回以大礼。
    曹操对他执的是见面的礼节,而他回的是觐见大礼!
    曹操探手扶起黄忠,心想真是闻名久矣,横跨了千年。
    然后视线看向另一人。
    【张机,字仲景。汉末医学大家,建安三神医之一,后人尊称为“医圣”】
    【他是你见到的第一位圣者医家,留之可用,递增气运】
    【他广集医方,将完成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他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医之灵魂,根基所在,他是医家鼻祖之一】
    “张仲景,操亦久闻你之名。今见之,大幸也。”
    曹操连声笑道。
    张仲景生的瘦,年纪还不到四十,气质温和,但他其实很生气。
    因为他是被曹操的亲军半强迫,半诓骗来的。
    “曹太守,你这请人来的方式,真是特别。”张仲景回了一礼。
    他虽然生气,语调依旧很平顺,不急不躁。
    曹操是让亲兵半强迫人家来的。
    但也是为了治病。
    张仲景这种医圣,千年才出了三五人。
    当世瘟疫不断,他自己也有头疾,遇上张仲景,怎么能不拉来看看。
    曹操不仅想把人拉来,给自己看病,还想让张仲景留下。
    反正都来了,下一步就是让伱全家都来,走不了了。
    不过这事要见机行事,不能一味强迫人家。
    曹操迎几人进入书房,畅谈起来。
    ……
    十一月初,因为伍琼,何颙的运作,曹操的老朋友,张邈外放到济阴郡,为太守。
    济阴郡同属兖州,就在陈留东边。
    张邈能来济阴郡,和曹操离开洛阳时,给他留下的密信,暗中叮嘱亦有关系。
    曹操走后,张邈便给伍琼,何颙传消息,寻求外放机会。
    张邈掌济阴,与曹操的陈留,两相联合。
    对他后续掌控兖州,有莫大的帮助。
    曹操一直在等张邈。
    陈留,济阴相合,加上同为兖州济北的鲍信,就有了大作为。
    同一时间的洛阳,也在发生着影响天下的变化。
    董卓利用对太后,皇帝的掌控,进一步压制朱儁,权力不住增长。
    这天夜色初降,董卓来到永安宫。
    何太后神色憔悴。
    知道儿子刘辩消失,大概是她在董卓宫变后,最高兴的事。
    董卓挥手让周边的侍从都下去。
    何太后神色畏怯,连退数步。
    她虽被董卓控制,但毕竟是太后,一身华服,虽过四十,依然貌美。
    李儒曾给董卓制定的计划是毒杀废帝和太后,以便于更好的掌握朝政,让群臣没有其他选择。
    但废帝不见了,还有没有必要再杀何太后?
    董卓打量着太后,忽然大步上前,撕下了何太后的衣服。
    次日早,宫女心惊胆战的进入永安宫。
    看见的情景,让宫女险些晕厥过去。
    太后衣不遮体,身上全是淤青。
    而太后手上满是血迹,竟有一根手指,被董卓掰断拿走了!
    十余日后,远在边关的皇甫嵩,收到一个盒子和一封新的密信。
    盒子打开,是太后的断指。
    此后三日,皇甫嵩每日收到一根太后的断指。
    第四天,是一个缺了三根手指的手掌。
    密信要求皇甫嵩解下兵权,孤身去洛阳。
    否则就先杀死太后,而皇甫嵩会收到太后的脑袋。
    十一月下旬,皇甫嵩孤身赴洛阳。
    群臣跪求免其死。
    次日,董卓便正式杀死太后。
    曹操收到消息,黯然叹息。
    某方面来说,皇甫嵩才是心肠最硬的人。
    他孤身去洛阳,有不惜一死的勇气,却让董卓失去了最后的顾忌,洛阳彻底落入其手。
    据宫中传出的消息说,董卓聚众相庆,狂笑不止,自言已掌控天下。
    曹操在他眼里,充其量算是小患。
    他最忌惮的人,一直都是皇甫嵩。
    十一月末,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领前将军,加节,赐斧钺、虎贲,更封郿侯。
    此时的董卓,已专断朝政。
    他在朝野内外广布亲信。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饰,车驾,官拜太师、自封相国,位极人臣。
    董卓以周毖,伍琼,何颙、郑泰为幕僚。
    再次征召名士(如:荀爽、韩融、陈纪)入朝为官。
    其中,蔡邕成为董卓最信任的人。
    自此,董卓在朝中的权势如日中天。
    侍御史拜见他时,忘了解除佩剑,董卓当即下令将其打死,实为取乐,观看他人死前的惨呼惊恐,并以此威吓他人。
    又使人将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杀害,将何苗的遗体,从墓中挖出来肢解抛尸。
    大司农周忠的儿子周晖,听说洛阳变故,赶来洛阳,想劝谏董卓。
    董卓闻其名而生厌,让人将其乱棍打杀。
    而周晖的从弟,就是后来的东吴大都督,周瑜。
    如是种种,天怒人怨。
    各路诸侯,开始在地方蓄势,试图对抗董卓。
    曹操趁势发布讨董檄文,加帝印,封皇诏,散发到各地州郡,陈述董卓恶行,呼吁起兵恢复帝权。
    一时天下震动,群情汹涌!
    旬月转瞬,初平元年,正月。
    董卓使人传告各地,以皇帝安危,汉室社稷为威胁,试图压制各地反董的情绪。
    广陵郡臧洪,曹操,张超,张邈等人,就此公然举兵。
    兖州刺史刘岱率先加入,几路人马,在酸枣聚义。
    自此反董之势,如野火燎原。
    各州郡官员,共举声望最重的袁绍为盟主,领军讨董。
    袁绍本是当年献策,让何进召董卓入洛阳的元凶。董卓乱朝,他和袁隗有很大责任,摇身一变,又成了维护正义的盟主。
    反董势力分三处:酸枣聚集的联军是兖州、豫州的人马。
    河内联军,则为冀州人马;
    鲁阳联军,为荆州人马。
    参与讨董的联军,包括曹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
    勃海太守袁绍、济阴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长沙太守孙坚等。
    这些诸侯虽非全部聚在酸枣,但都同意在此会盟,共讨董卓。
    汉末的草鞋霸主刘备,也自举义军,成为诸侯之一。
    他们哥仨同样赶来,准备参与讨董。
    而此时,曹操兵强马壮,麾下武有黄忠,张辽,典韦,文有荀彧,贾诩,戏志才。
    马有爪黄飞电,但因为背宽,一般不骑。
    两月过去,其兵马增长到一万五千军,尽皆骁勇,大战将发!
    Ps:讲下剧情原则,历史是重要指向,演义的精彩桥段偶尔会引用,毕竟广为人知。比如温酒斩华雄,历史上是孙坚,演义是关羽~
    史上两军对垒,很少有将领单挑厮杀,但不这么写会少很多精彩…以上。
    明天,周五中午十二点后上架,求首订,拜谢